《感统课》羊角球
教材内容
坐在羊角球上跳
学情分析
本班共12名学生,其中A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好,听指令能力较好,语言能力强。B组学生听指令能力较好,注意力较分散,知识迁移能力强,有简单的语言,但是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一般。C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差,几乎没有语言,听指令能力差。D组学生目前是适应课堂阶段,主要任务是静坐,并可以最大限度的融入课堂。
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技能:训练学生的平衡与本体。
A组学生能全程配合教师,并主动参与。
B组学生能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配合并主动参与。
C组学生能在教师的辅助下配合参与。
D组学生可以安静的融入并最大限度的回归课堂。
2、过程与方法: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羊角球及动作要领、练习方法。
3、情感态度: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与练习,培养学生间关心、勇敢和挑战自我的精神,增强个人自信心,有效的提高身体健康水平。
康复目标
1、强化前庭平衡与本体觉。
2、提高肌张力,减少多动行为。
3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。
教学重点:羊角球的正确操控。
教学难点:羊角球的练习方法。
教学教法:演示法、讲解法、练习法、游戏法。
教学教具:羊角球12个、音乐播放器一个。
教学场地:感觉统合室
教学过程
开始部分:
1、主讲教师集合整队并清点人数。
2、师生问好。
3、教师介绍本次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希望和要求。
4、安全提示,检查整理服装。
5、安排见习生。
准备部分:
1、通过《我的身体》的律动,锻炼学生手眼协调的能力和模仿能力。
2、游戏《进城》
规则:选10人围着1个大圆站一圈,教师吹哨。哨响后学生围着4个小环小跑,教师吹哨后学生集体抢进城。每次淘汰一人,之后再减少一个环。如此循环,直到最后俩人胜出。
基本部分:
1、教师将羊角球放在地上,让学生坐在羊角球上,双手抓住球的羊角,双脚着地,让学生向前跳。为了避免学生向后倒,可以站在学生的后面或站在学生的一侧,一只手轻轻的挡在学生的身后。直到学生能够独立的在羊角球上向前跳。
2、当学生能够独立坐在羊角球上向前跳动后,增加难度,将沙包放在学生向前跳动的路线上做为障碍物(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根据学生的能力决定)。让学生坐在羊角球上向前跳动的过程中绕过障碍物。
3、每次练习大约10—15分钟左右。
课的小结:
孩子们,你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!自己去给自己贴上大拇指表扬一下哦!今天我们玩得器械叫羊角球,回家记得和爸爸妈妈分享哟!下课,跟老师再见!